自由健康网 _ 贴心关注您的健康
收藏本站 | 设为首页

燥――养阴益气是关键

自由健康网发布时间:2014-12-18来源:网络转载作者: 虾米
入秋了,天气凉爽了。但容易口干舌燥、鼻子出血。不少人感到鼻腔似烟道般干燥,一不小心还出血;喉咙也痒痒的,频频干咳,有时有少量的黏液痰,却总是咳而不爽;嘴唇一碰就干裂,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,这就是中医常说的

  入秋了,天气凉爽了。但容易口干舌燥、鼻子出血。不少人感到鼻腔似烟道般干燥,一不小心还出血;喉咙也痒痒的,频频干咳,有时有少量的黏液痰,却总是咳而不爽;嘴唇一碰就干裂,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,这就是中医常说的“秋燥”。

  中医学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归纳为“四时”与“六气”。其中“燥”就是秋季的主气。“秋燥”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天气燥热,温度偏高,相对湿度偏低而空气干燥,造成上呼吸道黏膜和皮肤表面的水分较易蒸发流失,从而出现以上症状。

  燥为六淫之一,在风多干燥的秋季,燥邪会使人得病,常称为“秋燥”。燥气为病,伤皮毛则出现发热恶寒、头痛等表证,侵上窍则有口鼻咽喉干燥征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。秋燥常易伤肺,引起以咳嗽为主症者,称为“秋燥咳嗽证”。常见的证型有“凉燥”和“温燥”之分,辨治也有所不同。

  燥性干涩,易伤津液,燥邪由口鼻而入,肺为娇脏,最易伤肺。燥邪致病常有凉燥、温燥之分。

  温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,微恶风寒,头痛,少汗,口渴,口鼻唇咽干燥,干咳少痰,心烦,舌干苦黄,脉浮数。凉燥的临床表现为恶寒,无汗,头微痛,咳嗽痰稀,口不甚渴,鼻咽干燥,舌白而干,脉弦涩。

  立秋之后,天气渐凉,气候干燥。人们在夏季过多地流汗之后,身体各组织都水分不足,于是会出现皮肤干涩、鼻燥、唇干、头痛,咽痛、干咳、手足心热、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的表现。预防秋燥症,首先应从精神调养、饮食调整和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。

  秋天易使人伤津液,因此应用一些生津养阴、润肺化痰之食疗方。

  秋天空气干燥,湿度小,人易出现咽干咳嗽等症状,这是因为燥邪伤肺所导致的现象。此时,应少食辛、辣食物,如葱、姜、辣椒、胡椒,防止辛温助热,加重肺热症状。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,肺属金,肝属木,金旺能克木,使肝木受损。因此,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,“酸入肝”可以强盛肝木,防止肺气太过,对肝造成损伤。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,有保护肝脏的作用,但也不能过量,因为许多酸味食物,如醋、酸梅等,其酸味能刺激胃,发生胃溃疡、胃炎等病。秋季天凉了,气温下降,脾胃阳气不足,再吃多了阴寒性质的水果、蔬菜,自然是雪上加霜,导致阳气不振而腹痛、腹泻。从五行生克来讲,肝旺则克脾土,土不生金,则肺金受伤,不利于秋季健康。因此,秋季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,以保护胃肠,保护肝脏。适度饮水是秋季润燥、防燥不可少的保养措施。饮水不可少,方法要得当。以少量频饮为佳,不宜暴饮,一次大量饮水,会给胃肠增加负担,引起不适,只有少量慢饮,“润物细无声”才能对口、鼻、咽、喉、食管,乃至气管起到滋润的作用。

  防治“秋燥”养阴益气是关键。养阴就可以防止肺燥,益气就可以温养肺气,所以秋天应多吃山药、百合、银耳、猪蹄、莲子、藕、梨、枸杞等食物。

标签:
热门话题

冬令进补吃四种菜

编者按:冬季天气寒冷,万物蕴藏...[详细]

健康温馨贴士:注意勤洗手多通风适当的运动,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。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不要过于疲劳自己的视力,长期上网警惕如下疾病:高血压、高脂肪、脂肪肝、肝硬化、骨质增生、前例腺炎、乳腺病、通风过敏、肾结石、内科疾病、鼠标手、肩周炎、接触性皮炎、女人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等症状。
声明:第三方公司可能在本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。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本网站无关,本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。
Copyright © 2008 - 2015 www.52ziyou.com 自由健康网  版权所有 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  琼ICP备07001845号-1